《党史文苑》杂志是我省唯一的以宣传研究党史为主的刊物,是弘扬红色文化、宣传红色精神的重要窗口。长期以来,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该刊物社会影响越来越大。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党史文苑》的发展面临着瓶颈问题。
为解决《党史文苑》发展中的问题,省室有关部门经过长期酝酿和谋划,决定以改革求发展。6月5日上午,省室召开室务会,专题研究《党史文苑》(上半月)期刊的改革发展规划问题。省室领导王晓春、卢大有、彭勃、史爱国,办公室主任周少玲、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人事处长)陈文涛、三处处长张荣辉,三处副处长冷波等同志参加了会议。室主任王晓春主持会议。
省室副主任彭勃围绕着如何更好地发挥《党史文苑》这块宣传阵地的资政育人作用、进一步提升党史宣传效果的这个中心,从《党史文苑》(上半月)改革的指导思想、改革目标、基本原则、期刊定位、体制转换、版面栏目调整、市场运作等方面提出了改革意见。三处处长张荣辉作了补充说明。
省室副主任卢大有认为改革规划的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具有可操作性,不仅表示室务会要全力支持期刊的改革,并且强调改革的稳步推进,还就期刊的内外兼修、栏目设定、人员配置、适应市场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省室副巡视员史爱国表示,全室都要以宽容、理解的心态,积极支持期刊的改革发展,并就一些具体问题提出了意见。周少玲、陈文涛等就一些问题发表了建议和意见。
省室主任王晓春总结研讨的意见,提出必须充分认识《党史文苑》(上半月)改革的必要性,在《党史文苑》以往良好的基础上,要按照文化企业的发展要求,结合党史文苑的实际情况,积极有序地推进,并且明确了推进改革具体的时间表,2015年为启动年,2016年到2017年为推进年,2018年为完成年。
王主任强调,《党史文苑》的改革要做到“四化”,即故事化的方式,大众化的读者,企业化的管理,市场化的运作;改革还要做到体制的创新,内容的创新,以主动适应市场需要;还提出要做到稿件的原创与转载相结合、权威性与可读性相结合、固定作者与业余作者相给合、专门征稿与广泛征稿相结合等方针。还就创办微信的问题提出了要求。王主任最后强调,三处作为责任单位,要尽快拿出实施方案,尽早启动开展这项改革事项。(征研三处 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