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在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27年底至翌年初,方志敏、邵式平、黄道领导的弋横暴动沉重地打击了赣东北的国民党反动势力。1928年4月,中共弋阳、横峰县委先后成立。5月,这两县又相继建立了苏维埃政府。1929年1月,黄道等人领导发动了贵、余、万农民暴动。2月底,中共信江特委成立,方志敏代理书记,特委下辖弋阳、横峰、贵溪、德兴、上饶、余干、余江7个县委及万年特区委,铅山、乐平也建立了党的组织,党员发展到6000余名。10月,信江苏维埃政府在弋阳九区邵家村成立,方志敏任执行主席,邵式平任军委会主席。1930年3月20日信江第二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召开,方志敏当选为信江苏维埃政府主席。同年7月,信江特委与在景德镇开展工作的赣东北特委合并,组成新的赣东北特委。中央决定闽北地区划归赣东北特委领导。1930年7月22日,赣东北的红一团扩编为红十军。1931年9月,中共赣东北省委成立,万永诚任省委书记。11月,赣东北省苏维埃政府成立,方志敏任主席。因苏区斗争不断扩大,活动范围发展到浙江和安徽境内,中共中央决定于1932年11月间将赣东北省改为闽浙赣省,省会设在横峰县的葛源,仍由万永诚和方志敏分任省委书记和省苏主席。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鼎盛时期的区域范围包括江西20余个县,福建12个县,浙江13个县,安徽7个县,共计50多个县。1933年3月18日至23日,闽浙赣省第二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葛源召开。大会集中讨论了扩大红军、加强革命战争的领导等问题,选举出了以方志敏为主席的省苏维埃政府执行委员会。会上,刘畴西代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授予方志敏1枚勋章,表彰他和闽浙皖赣苏区军民的斗争功绩。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创造出了许多有特色的军事斗争和政权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毛泽东称其为“方志敏式”的革命根据地。